作为一名城市风光记录者,平时无论线上线下都会有许多小伙伴问我该如何挑选一台合适的相机,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佳能去年发布的EOS R6与索尼的A7M3这两款机器,碰巧我自己就是R6用户,索尼的机器我也曾使用过,今天我就特意借来一台A7M3来对比分析一下这两款机器在实际使用中到底哪台更好用吧
说到城市摄影,我觉得相机最重要的几点分别是防抖、对焦、高感,这几个参数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高效的、快速的得到一些高质量的照片,所以呢,这次我的对比测评也是围绕这三个关键性能来进行,为了确保测评的准确,本次两台机器均采用24-105 mm F4的“万金油”焦段来拍摄
一:防抖性能
拿着相机在城市里穿梭,为了便携与机动,大部分时间我不会携带三脚架,相机的防抖性能对我而言是最为重要的,毕竟照片欠曝过曝都没关系,但拍糊了就是一张废片,佳能E0S R6与A7M3都标配机身的五轴防抖,此外R6还有机身与RF镜头的联动8级防抖,他们在实战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今天我就来有沈阳最美大桥“的东塔桥测试一下吧
1. 首先我关闭了两支镜头的镜头防抖,因为许多时候我们的镜头并没有防抖功能,机身的防抖性能才是最重要的,我锁定好了光圈,使用单点对焦,采用相同的姿势手持拍摄,通过改变快门时间&ISO进行测试,测试从24MM的安全快门1/30S开始
我们先来看看原图,可以看出在1/30S的快门时间下,两台机器都发挥出了不错的的防抖效果,两张照片从小图基本看不出区别,让我们把图片放大到100%看看细节如何吧
在1/30S快门时间下,放大照片,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的细节的控制基本差不多
接下来让我们把快门降低到1/15S再来看看效果
注:为凸显对比效果,以下对比图片均为RAW文件放大到100%截取
可以看出在1/15S的快门时间下,两台机器还都能胜任,但仔细查看会发现佳能的细节要更锐一点,主要体现在桥梁的立柱,索尼要“肉”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再降低一点快门看看
1/8S时,两台机器的差距已经肉眼可见,EOS R6的照片清晰度稍有下降,但尚在可用的范围内,A7M3的照片已经明显变糊,其中后侧立柱的尖顶已经出现了虚影,接下来让我们再降低两档快门尝试下1/5S的效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1/5S的快门时间下,R6的图片锐度也开始下降,但还可以看出清晰的轮廓,A7M3的图片已经开始糊掉
从以上两部相机保持参数一致时,关闭镜头防抖下,我们可以看出佳能EOS R6五轴防抖略优于索尼A7M3。
2. 通过机身防抖性能的测试,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于两台机器孰强孰弱已经有了一个认识,接下来第二轮测试我打开镜头防抖,来看一下佳能官方宣称的8级防抖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实力占据上风,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次既然两台机器都开启了镜头防抖,不如我们直接提高难度,从1/10S开始测试,我们看看原尺寸大小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小图与局部放大图并无明显差别,可见在1/10这种平时比较极限的状态下,两台机器都还过关,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测试
注:为凸显对比效果,以下对比图片均为RAW文件放大到200%截取
快门降低到1/4S,两台机器差别依旧不大,那让我们继续降低快门来看看效果吧
从1/4S下降到0.5S,EOS R6的照片没有太大变化,A7M3的照片感觉好像蒙上了一层薄雾,其实是由于抖动造成的轻微失焦引起的,感觉A7M3已经接近手持曝光的极限了,
现在我们将快门时间降低到了1S,想当年,手持1S曝光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相机光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让手持1S曝光成了可能,话说远了,回到图片上来,在200%放大后,两台机器的区别已经非常明显,R6依旧清晰,建筑轮廓锐利可辨,A7M3已经开始出现了虚影,同时在测试中我也发现了R6可怕的稳定性,从1/10S到1S快门速度不断降低,而R6的所有照片基本没有任何变化,不看拍摄参数还以为参数没变
现在让我们把快门时间继续降低到了1.6S,可以看出这还不是R6的极限,虽然画质有所下降但图片依然在可用的范围内,反观A7M3图片已经完全模糊,可见A7M3已经到了极限,而R6的机身+镜头联动8级防抖能力的强悍大家也可见一斑,到了这我有点好奇,R6的极限在哪里?
从以上两部相机保持参数一致时,打开镜头防抖时,我们可以看出佳能EOS R6+镜头联动8轴防抖强于索尼A7M3。
3.经过两轮的测试,相信大家对于R6机身的防抖与机身+镜头联动防抖的表现有了一些认识,下面我想挑战一下它的极限,纯手持拍摄下极限的曝光时间能达到多少秒?
为了实验的准确我还是由高到低进行测试,我屏息凝神扎稳马步,苍蝇飞过来都没敢动,下面先看1.3S快门之下的效果,其实通过之前的比较已经能预判效果了,在1S左右的快门时间里,图像不出意外的清晰锐利
接下来来看看1.6S的成像效果,,可见1.6S时,画面清晰度有所下降,但R6的机身+镜头联动防抖依旧能打,我觉得在社交网站是完全可用的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接下来让我们来点丧心病狂的,挑战一下手持2S曝光,老实说在测这组照片时候我也已经到了身体的极限,手已经很难控制不抖,可以看图片的效果,在2S曝光下,R6拍摄的大桥开始模糊,但建筑的轮廓边缘还在可辨的范围内,我认为勉强可用吧,到这我觉得已经没有继续测验的必要了,能达到2S的手持社交媒体图片可用,感觉已经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拍摄环境了,不得不说,是真的强!
结论:R6的五级机身防抖超过A7M3的五级防抖,同时R6联同镜头的8级防抖发挥出了可怕的稳定性,防抖碾压A7M3 ,手持2S图片可用,实现了城市拍摄不带三脚架拍摄夜景的可能
二:对焦性能
对焦性能是我认为出了防抖以外最重要的一个性能,许多时候我们需要抓取转瞬即逝的画面,对焦性能直接决定着拍摄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夜晚,能否快速对焦显得格外重要,而人脸识别在街头摄影中对于能否准确拍摄到人物也是至关重要的。
1.首先我们来到沈阳恒隆广场,我使用图传设备将两台机器的对焦过程直接传到手机里,接下来两台机器均打开面孔识别,来试试从远处走过来的人物对焦到底如何?
对比效果令我有点意外,因为据我了解索尼的人脸追焦也是极佳的,但在实际测试中奔跑过来的小朋友,索尼全程对焦在人脸之外,而佳能的人脸追焦发挥良好,小朋友跑近后对焦点一直牢牢锁在人物的面部,再让我们看看拍摄的样张(分别为原尺寸和放大到100%)
可见佳能拍摄的小朋友对焦清晰,索尼没有对焦在人物面部。
测试完了正面,我们再来测验下侧面,相比较于正面走近的人物,侧面的识别难度更大一点,不知道佳能能否继续发挥优势
侧面的测试效果更加一目了然,对于抱着小朋友走过的model,R6都快准狠地保持人物面部对焦,而A7M3基本全程失焦,让我们看看拍摄的样张
结合样张与对焦过程,不难看出R6的人脸识别要明显强于A7M3
2.测试完了人物面孔追焦,我们来测试一下城市入夜后,定点状态下,两款机器夜间的对焦能力,让我们看看“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夕照吧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蓝调时刻两款相机中心对焦点发挥都比较出色,捕捉画面中比较暗的小桥没有什么压力,但可以明显看出R6的对焦速度要比A7M3快,让我们看看拍摄的样张是否有差别
从样张看出,两台机器虽然对焦速度略有差距,但合焦都没问题,画面中的小桥都是清晰的,下面我准备等天色彻底黑下来,再对焦点移到画面中最暗的区域测试一下两款机器
这次的测试效果更加明显,佳能R6的中心-6.5EV对焦对于基本完全黑暗的小桥完全不在话下,对焦速度依旧快,而A7M3已经无法对焦,反复拉风箱中无法完成最后的对焦
从样张可以看出,A7M3在这么暗的环境下已经无法对焦,而R6依旧能打
结论:R6和A7M3在拍摄蓝调城市夜景时中心对焦点表现都尚可,但R6合焦速度基本无延迟,A7M3则会迟滞一些,入夜后对于黑暗环境R6中央对焦点-6.5EV对焦性能出色,A7M3则无法合焦
三:高感对比
高感表现也是我拍摄的题材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毕竟高感好的机器拍摄夜景时控噪能力会更强,相对来说也更容易得到干净的画面,这次我来到了美丽的浑河畔,在相同的暗光环境和参数下拍摄不同ISO两款机型的画面
我们先看看ISO100时两款机器24MM的表现:
为了对比更加清晰,我把图片放大到150%,可以看出ISO100下,照片的噪点和细节的控制基本差不多
然后我把ISO开到了2000,在放大到150%时,可见两图区别不大,但图片亮部附近,以图片建筑边缘天空为例,R6的细腻程度明显比A7M3好一些
接下来我们把ISO提到3200,可以看出两张照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噪点,但R6的画面要明显比A7M3干净不少,高光部分的细节保留更完整,阴影部分也更干净
在之后的对比中我们缩小取景范围,看一看长焦105端下的画面,首先把IS0开到6400,以建筑边缘的天空为参照物,R6的细节要强于A7M3, 另外暗部的噪点也少于A7M3
让我们来看看ISO12800下的画面吧,开到这么高的ISO,大部分机器都已经到达了极限,仔细查看两张照片,此时画面中都充满了噪点,但R6高光部分的表现还是更加柔和一些,相反A7M3的画面已经非常粗糙
结论:R6和A7M3经过以上几个场景的测试,两台相机在低感ISO 100时都具备了良好的锐度以及细节表现,暗部没有产生任何噪点。
从ISO 2000开始,出现细微的噪点。
从ISO 3200开始,噪点逐渐增加,两台相机在ISO 6400开始变的明显起来
不过从放大的照片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EOS R6在细节方面相对A7M3来说还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图片的亮部,R6的细节明显要更好
四:操控对比
最后我来比对一下两款机器的操控吧,作为单反时代的王者,佳能的操控一直以简单易用,人性化的设计得到用户的青睐,索尼作为后起之秀,在操控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我们先看看两台机器的外观,首先R6延续了单反的设计,握持上更加舒服,造型上更加厚重圆润,A7M3更加小巧轻便,机身金属质感很强,外观也蛮好看,但拿在手里的话过于短而薄的手柄会令人觉得手指“无处安放”,而且拿久了比较累
然后看看背面,这个不得不提的就是R6的翻转屏简直太太太好用了,完全解锁竖拍、低角度拍摄等复杂场景的拍摄需求,而A7M3这个屏幕就有点“扣”了,在上述场景中,需要摄影师调节机器的位置和自己的位置,真的有点头疼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屏幕操控啊,R6支持触摸操作,菜单可以方便的手动调节,就像平时操作手机一样,而A7M3还需要用拨轮来控制菜单,加上索尼复杂的菜单逻辑,许多时候真的令人抓狂,另外R6还支持触摸对焦拍照,对刚入门的小伙伴非常友好
最后再看R6是支持触摸对焦拍照的,这个功能对于新手小白还是很实用的,A7M3则不支持触摸对焦拍照
总结:
在城市扫街摄影这个领域,这两台机器都是很不错的机器 ,无论佳能还是索尼,两台机器的出片率都很高,在防抖、对焦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性能上,对于想要入坑的同学来说,都是可以购买的。
但如果对拍摄场景、图片质量要求更高的同学来说,通过这次多组图片的对比,佳能EOS R6拥有强悍的最高8级联动防抖、中心-6.5EV对焦、强大的人脸识别对焦等特点,更好的控噪能力,加上360度旋转屏拍摄,解锁一些特殊角度的拍摄更加游刃有余。
如果小伙伴打算在摄影这条路走得更远,那么我会推荐佳能EOS R6,仅是强大的防抖能力+对焦性能+优秀的高感表现,可以实现不带三脚架拍遍城市,更加灵活、更加容易唤起对摄影的热爱,二是佳能的操作控制会明显更加舒适,对于小白更加友好,这两点无论对于刚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还是有更高追求的摄影进阶玩家都更加适合一些